2025 年 9 月 12 日,在 2025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 首都国际医学大会 「中法医院合作日论坛」 上,《中法卫生健康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框架下 「中法合作与交流发展协议」 成功签署,标志着中法急救与灾难医学培训中心的合作机制迈入新阶段。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法国驻华大使馆代表出席活动并现场见证签约。
活动伊始,多位中法代表发表致辞,充分肯定长期以来两国在医疗领域的合作成效。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处处长刘畅指出,中法两国自 2004 年开展的以急救与灾难医学为代表的合作及其衍生出的其他合作项目、会议论坛等,已成为中法两国具有品牌示范效应的交流平台、合作园地与文化窗口。中法两国长期良好的合作,不仅来自于对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共同目标,更来自于中法两大文明的相互吸引和交相辉映,来自于双方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民心相通。
法国驻华使馆卫生、社会事务与劳动参赞 Romain Jacquet (哲凯) 表示,自 2023 年两国卫生部续签协议、 2024 年医学交流全面恢复以来,中法合作不断推进。他指出,当前中法在人工智能、数字健康、老龄化服务、医院体系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值得更多青年医生与企业共同参与推动。他也特别提到语言与人才问题,认为未来的中法医疗合作应更加注重多语种人才储备,强化教育体系支撑。
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在发言中提到,法国在医院系统设计和运行方面经验丰富,值得深入学习。尤其在肺癌防治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领域,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陈宁姗则认为,当前面对慢性病和老龄化挑战,中法双方可以在制度设计与服务优化方面形成良好互补。她建议未来可通过医务人员互派、青年医生联合培养等方式拓展交流深度。
后左:法国驻华使馆卫生、社会事务与劳动参赞 Romain Jacquet (哲凯) 后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处处长刘畅后中: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陈宁姗背景: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 (AP-HP) 国际关系总监 Florence Veber 前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 陈立颖 前右: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潘军
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国驻华大使馆等中法合作伙伴的见证下,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 (AP-HP)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共同签署了 《中法合作与交流发展协议》,标志着中法急救与灾难医学培训中心的合作机制迈入新阶段。
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 (AP-HP) 国际关系总监 Florence Veber 介绍到,中法急救与灾难医学培训中心设立于 2008 年,其合作源起可追溯至 2004 年北京奥运会医疗保障筹备阶段,是中法公共卫生合作中启动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机制之一。 2020 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法国驻华大使馆首次将该中心纳入官方合作备忘录框架。因新冠疫情与原资助方退出,培训项目一度中断。本次得益于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项目得以恢复,未来将持续开展急救培训、灾难响应、专业教育等工作,并推动培训内容国际标准化、合作机制多边化。
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军在致辞中表示,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教育公平与创新、卫生健康与福祉、伙伴关系与人文交流作为优先议题,致力于完善国际医疗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公共健康与医疗发展的新路径。多年来,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妇女署、国际经合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学院等国际组织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与大健康领域的国际交流;支持国家间高水平医疗培训项目,积极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已惠及逾百万人群。近年来,基金会尤其重视中法医学合作平台建设,已连续三年组织 「法国医师高级研修班」 与 「中法医学国际论坛 「,推动双向交流,目前已邀请近百位法国医学专家参与研讨交流,中法医学合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她表示:公益,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用行动践行实现长期价值。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愿与各方携手,全面深化中法两国在急救与灾难医学领域的专业交流及最佳实践共享,把中法急救与灾难医学培训中心建设成为国际合作的新标杆,我们坚信,这一合作必将进一步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结束后,现场举办了 「中法医院合作论坛」,围绕医院创新与转化、老年疾病管理与综合养老、中法医学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中法嘉宾一致认为,当前全球公共健康挑战交织复杂,更需加强制度型、机制化的医疗合作。中法双方在医疗理念与专业体系上各具优势,未来应共同推动青年人才培养、标准共建与技术协同,携手探索全球卫生合作新范式。